当前快播:复苏形势明显!医药板块底部或已现?(附股)
5月23日,医药股开盘拉升,复星医药、科伦药业涨超2%,恒瑞医药、药明康德、智飞生物、沃森生物、长春高新等涨超1%。
(资料图片)
医药板块今年以来持续处于低位水平,具有较大吸引力。截至5月23日,医药生物行业估值PE-TTM32.31倍,5年分位值16%,仍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数水平。
在AI、中特估主题行情逐渐熄火后,医药板块作为老赛道是否能有反弹行情?在后疫情时代,医药板块是否还有新的业绩驱动因素?本文将详细解析。
基本面持续改善,医药行业复苏确定性很强
疫情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影响将会逐步消退,医药行业的基本面正继续得到改善。
2023年一季度,医药板块(创新药除外)营收同比+2.13%,归母净利润同比-26.98%,与2022年的增速相比,收入增速下滑14.17 pct,利润增速下滑58.11 pct,从估值角度来看,在2023年一季度,医药板块(创新药除外)存在一定的估值修复,市盈率(TTM)由2022一季度的28.51倍提升至2023一季度的31.24倍。
在2023年第一季度,创新药板块的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.56%,研发总支出的增速达到了+15.25%,研发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达到了38.07%,与2022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了12.44 pct,整体板块市值/净现金已经从2022第一季度的8.84倍恢复到了2023第一季度的15.45倍。
从医药行业的经营数据来看,除去创新药和疫情受益细分领域,医药板块中具有较好成长能力的低估值板块有原料药、医疗设备、血制品、药店。
相较于许多创新药、器械企业的产品销售前景,国内市场仍未达到预期,原因在于近几年来,由于老龄化,国内医保支出并未增加太多,增速中的增量大部分都被用于疫情相关行业。
这也是为什么,国内的医疗行业,增长速度并不快。首先,结构性的分化是非常明显的,传统药企必须要给创新留出空间,比如在过去的三年中,港股创新药企的年化营收增速高达70%。对本土医药企业而言,要实现高速发展,必须要双管齐下,在本土市场之外拓展国际市场。
医疗新基建仍是医药投资的胜负手
目前在总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背景下,医药板块中有刚性需求的新基建板块或是最具有确定性的领域之一,一定程度上或仍是今年医药投资的胜负手。
我国继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、区域平衡分布,医疗新基建再获政策扶持。4月13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,重点介绍优质医疗资源下移、区域平衡布局。县医院作为县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,连接着城乡卫生服务体系。长期以来,国家卫生健康委通过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等方式,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移,不断提高县级医院的综合实力。
今后,继续推进人才、技术、管理的下移,通过城市三级医院的对口支援,托管,建立医联体,远程医疗等多种形式,满足县域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,为普通疾病在市县范围内解决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会议同时指出,在接下来的工作中,将继续推进临床重点专科“百千万”工程,指导各地按照“搭平台,建载体,促融合”的思路,重点加强群众需求较大的心血管外科学、妇产科、骨科、麻醉科、小儿科、精神病学、病理学等专科建设,补齐资源短板,完成预期的建设任务。随着具体政策的出台,相关的基层医疗器械市场或将受益。
可发现与医疗成像器材、生命信息设备和心血管耗材相关的板块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。其中的个股有:联影医疗、万东医疗、奕瑞科技、乐普医疗、心脉医疗、海尔生物。
医改政策频频出台,医疗器械市场持续扩张。随着国家继续支持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政策,在未来,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将会得到优化,促进更多优质的医疗资源向下扩容,释放更多中、基层医疗机构的采购需求。
在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中提出要加强医疗卫生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,预计医疗器械采购将更加宽松,这将推动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发展。在政策推动下,国产品牌有望凭借高性价比的优势加速进入医院,长期而言,随着多项政策支持的持续加强,国产替代将逐步加速,相关大型医疗器械的龙头厂商将会抓住放量的机会,实现快速发展。
华富证券建议关注国内高端医疗设备的龙头企业:迈瑞医疗、联影医疗、澳华内镜、开立医疗、海泰新光。这些企业具有较好的产品性能、较好的渠道和较强的研发能力。
标签: